硅谷银行破产:限期错配、银行挤兑如何造成银行破产
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创建于1982年,是美国第一家在科技公司中定位的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加州圣塔克拉拉。
硅谷银行的创建者兼首席执行官兼主席—Sandy Robertson,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投资银行家,他在创办硅谷银行之前曾服务于现代电子公司、Intel、Apple等知名科技公司。
初创期,硅谷银行仅服务于硅谷地区的科技初创公司,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先后进军生命科学、清洁技术和国际金融等领域。
硅谷银行的成功引发了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的模仿和效仿,出现了一批类似的科技银行。硅谷银行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全球领先的地位,被誉为“创新银行”的典范之一。
1993年,硅谷银行在墨西哥城成立了第一家国外分支机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硅谷银行陆续在英国、中国、以色列、印度、爱尔兰等地设立办事处,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领先的科技银行之一。
当前,硅谷银行的客户包括上千家创业公司、4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700多家生命科学公司和300多家清洁技术公司,并且,硅谷银行已经成为全球AI、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科技产业和风险资本,其贷款业务高度依赖于科技公司的估值和股价。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在2023年初开始加息,导致科技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下跌。硅谷银行的贷款资产受到重创,同时也面临着利率上升导致的现金流紧张和债券价格下跌的压力。
硅谷银行为了应对危机,决定出售自己的股票筹集资金,用于补充存款。这一举动引发了储户的恐慌,他们纷纷前来转账和提款,几天内就提走了400亿美元。硅谷银行彻底没钱了,于3月10日宣布破产,并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
硅谷银行的倒闭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恐慌和对美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都受到波及,股价暴跌。美国政府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降息、增加流动性、扩大财政刺激等。但是市场信心仍然低迷,预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限期错配
金融学中的限期错配 (Maturity mismatch) 是指金融机构在提供资金需求和筹集资金之间存在的时间不匹配问题,导致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诸如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等机构,通常会从存款、债券和股票等渠道筹集资金,以便向借款人提供贷款或向投资者提供收益。
金融机构通过向借款人发放短期贷款,然后通过长期借入资金来筹集这些贷款,或借入短期资金,然后使用这些资金去提供长期贷款。这种情况下,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期限不同。如果这种限期错配超出了机构的风险容忍度,那么机构就面临着可能无法足够及时还款的风险。
限期错配对金融机构、客户以及金融市场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它们可能会面临资金流动性危机,在无法足够及时还款的同时,可能还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和滚动贷款;对于借款人来说,他们可能面临无法及时获得贷款资金的风险,影响他们的经营和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资本损失的风险,尤其是当市场出现波动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处境。
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需要有效地管理期限错配风险,以确保在提供贷款和吸收资金之间实现平衡。他们通常会考虑使用保险、再保险、担保和流动性管理等工具来管理这些风险。
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Bank Run)是指大量储户在短时间内申请提取自己的存款,超过了银行可用的现金和可变现资产,导致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储户的恐慌心理,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存款提取,导致银行面临资金短缺,最终可能会导致破产。
银行挤兑通常是由于储户对银行或金融系统整体的信心下降所导致的。例如,当储户感到他们的存款不再安全时,他们可能会开始想方设法把钱取出来。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经济危机、政府政策的变化、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或银行内部的金融诈骗等因素所引起的。
例如,如果一个银行遭遇巨额赔款或经营亏损,储户可能会担心银行无法正常运营或破产,于是大批储户涌向银行领取存款,从而形成银行挤兑,导致银行资金不足以满足储户的提款需求。
银行挤兑不仅会影响到银行本身的与储户相关的财务状况,而且还会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银行破产可能会引起与其合作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连锁崩溃,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大萧条就是银行系统之间的风险传染。
银行破产
银行破产(Bank Failure)是指由于银行的负债超过其资产,导致银行无法偿付债务,无法继续经营,最终破产的情况。在金融学中,银行破产是银行面临的一种风险,其影响范围包括银行的股东、储户、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等。
银行破产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不良资产:如果银行的不良贷款和违约风险增加,将导致其资产质量受损,减少银行偿付能力,从而导致银行破产。
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当整个经济环境衰退或出现金融危机时,银行可能会失去收入来源,恶化银行贷款质量,导致银行破产。
竞争压力:当竞争压力导致银行失败或盈利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
管理失误:如果银行管理失误,分配资源不当,监管严谨度不够可以标准化,可能导致银行破产。
在发生银行破产后,监管机构通常会采取措施挽救银行。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资产负债平台的重组、重组过程中的债务重组和清算、私人部门的合并和收购等。如果这些措施失败,银行可能会被最终关闭和清算。
银行破产可能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限期错配、银行挤兑如何共同促成银行破产
总而言之,限期错配、银行挤兑如何共同造成银行破产的关系如下:
银行因为需要将存款用于投资,导致资产和负债的到期时间不一致,通常是以短期存款为主要负债,以长期贷款为主要资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和流动性,但也带来了风险,即如果存款人突然大量提取存款,而银行无法及时变现其长期资产,就会出现资金缺口。
存款人因为对银行的信用或偿付能力失去信心,纷纷前往银行提取存款,导致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这可能是由于银行自身经营不善、外部环境恶化或者信息传播不畅等原因引起的。
当存款人对某家或某些银行发生挤兑时,这些银行由于限期错配而无法满足所有存款人的提现需求,从而导致其资金链断裂。如果这些银行没有足够的准备金或者不能及时获得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救助,就有可能陷入破产。
历史上发生过限期错配和银行挤兑导致破产的案例有如下几个: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2007年9月,英国第五大按揭贷款银行北岩银行在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下,面临流动性危机,引发了大量存款人前往提取存款的场面。北岩银行的问题是由于高速发放房地产按揭贷款,造成了资产负债结构失衡、流动性期限错配等问题。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案:1998年12月,海南省政府宣布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清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破产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的问题是由于盲目扩张、不良贷款高企、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
雷曼兄弟破产案: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雷曼兄弟的问题是由于过度参与次级房贷市场,导致其资产价值暴跌、信用评级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问题,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