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的路,来世的路

以前我曾有两个写作阶段,一个是写有关Minecraft社区的文章,一个是预备做“游戏服务业智库”,但最终都放弃了。前者与日后的系统科学挂钩,而后者则是能力和小社会容量的局限。

当时的我发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无法在Minecraft社区中求解。因为这个游戏社区本身作为整个社会中的组成部分,虽自成一个系统,却也是极小的一个系统。很多症结的药方需要从现实取经,并往现实发力。比如国家法律与政府政策,这两个因素显然是游戏社区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了。也即是,微观现象的症候与解决之道,需要从更大视角审视,剖析,给出方案。“问题的解,在问题之外”。

进一步地,拿社会其它系统与其比较,就显得可笑了:在游戏圈子里当“知名学者”和在现实中当知名学者,两码事。人们并不会因你研究别人如何玩游戏、游戏玩家的社区是什么情况,而尊重和敬佩你。凭此取得的夸耀和荣誉,自欺欺人。一个“游戏社会学家”和真正的社会学家,怎能相提并论呢?

此外,长时间混迹于一个圈子,其规模、复杂度、涉猎的知识领域,对于人的成长有深刻影响。如果我长期活跃于游戏社区,你不会看到如今的我,也不会想与一个只会聊游戏和基于游戏延伸讨论的、各种在现实专业学科可找到的已有发现与理论的人,进行深入交流。你会认为这个人无趣,因为他的世界只有那么小,井底之蛙,所思所想不超出他蜗居的水井。

这就是三个主要原因。

可复制推广的社会经验与道理

  1. 成长要跳出舒适圈。仅在封闭的小圈子中获得成就感,容易自我陶醉,无法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也难以真正成长。要有勇气主动走出熟悉环境,拓宽视野,接受新的挑战。
  2. 系统思维:问题的答案常在系统之外。很多“局部问题”不能在局部自洽解决,必须放在更大的系统层级去理解和求解——无论是专业成长还是实际生活。社会学、管理学等复杂问题,往往不能靠“圈内经验”解决,需要跨界、跨学科思考。
  3.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区别。圈内荣誉不等于社会成就,真正的价值要能够经得起更大系统的检验。要警惕“自嗨式成长”,追求社会普遍认可的知识与能力。
  4. 成长的宽度决定高度。人的成长,既要有专业深度,更需要宽广的涉猎、开放的心态和现实世界的互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越多,视野越开阔,个人成长越厚重。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