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也不宜久居

国际>国家>产业>行业>单位>部门>团队>岗位/职能>任务

这份排序如何理解?最宏观的就是最大的系统,最微观的就是最小的系统。最小的系统是嵌入于更大系统内的。大系统的结构性波动,要牵扯到小系统的变动。还要加一级“产业”。产业大于行业。大于产业的是什么呢?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再大点的就是国际了。

关于这点,参见《在工作中成长:学习、产出与沟通》

我感觉我待的国际学校还是不适合有进取心的人长待。因为他们是教育行业,而且是国际学校,所以经营规模较小,同时规模波动较小——换言之是“细水长流”。加之高收费、高标准(对学生和教职工都是)的办学水准——华南地区国际学校领头羊——这会导致三个结果:

一是用工需求相对稳定,流动性较低,十几二十几年的老员工多,这也意味着晋升空间狭小、内部转业可能性低,除非遇到规模扩张而带来用工需求扩张,产生新的岗位甚至部门机构。

二是处理问题、接触新信息、锻炼能力的机会不如扩张性和(或)其它行业的商业组织,待在单位里学习的东西较少、知识体系更新较慢,个人职业生涯受限。

三是员工福利待遇太好且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容易丧失职业生涯或整个人生的进取心,难以在工作范畴内创造更大成绩——因为你每天八小时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直接去处理这些问题,但要做的事情仅被局限在狭小范围,更何况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都是较小、较低的。每天都做小学数学题,谈何进步呢?

做了一周就看到在本单位的职业生涯的全程与尽头。一是多媒体设施设施操作维保线,转活动策展和场地管理,但行业知识、商业模式、技术要求更新缓慢,增长也是。二是工程项目管理,但需要学习工程技术知识太多前置知识且无法与工程相关专本科毕业生竞争。三是像中英文客服这类明显会被AI取代且薪资较低;但正式的、商务性的英文交流仍有不小需求,包括面谈。四是像Aramark这类兼具中英文客服/协调员、外包工单系统处理、人员调度管理的工作,需要长期驻场。

领导不挪位——晋升也好离职也罢,总之你到不了更高位置,就接触不到更高级的、完整的任务安排和要求;而目前职务任务既少又简单,那么天花板很快触及。唯有业余学习加结合现有工作内容寻求突破,或者完全靠业余捅破天花板。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